央广网合肥7月16日音讯(记者张琳琳 实习生张宁)7月16日9时54分,合肥市气象台发布高温预警,全市大部分地区最高气温打破37℃以上,局部地区逾越39℃。
此刻,S18南京至合肥高速公路施工项目4标段夏阁东纽带钢箱梁的箱室里,温度已到达了42.9℃。58岁的打磨工祁汉杰从狭小的洞口来到了桥面上,取下厚重的劳保手套,拿起1500毫升的大水壶,“咕咚咕咚”喝了起来。
他要做的作业是打磨钢箱梁的焊缝,让其平坦、润滑。“咱们早上5点就来了,趁着温度还没升起来,赶忙干活。”打磨作业时会溅起火星,工人们有必要全副武装:防尘口罩、加厚工装、防护手套相同不能少。“工装被汗打湿了裹在身上也不舒服,可是为了安全有必要要做好防范。”祁汉杰说。
当日8时,记者沿着桥面洞口的钢筋梯子下到了钢箱梁箱室里,扑面而来的是一阵炽热,狭隘的空间好像蒸笼,在里边不到5分钟,就全身暴汗。此刻,翻开随身所带的温度仪,已逾越了38℃,挨近10点记者再来到这儿时,温度已到达了42.9℃。
安徽建工交航S18南京至合肥高速公路施工项目4标段项目经理部安全总监吴寒晗介绍,钢箱梁箱室打磨归于有限空间作业,温度逾越40℃,“就不给工人干了。”里边空气不流转,作业时,会在箱室内放置一个鼓风机,继续吹风,洞口也会放置一个鼓风机从箱室内抽风,“这样除了让空气流转起来,也能把有害化学气体抽出来。”
即使如此,高温气候,在箱室内接连作业也不允许超出30分钟,“大约20多分钟,工友就会上来换班,歇息一下,喝喝水。”吴寒晗说,上午10点后,就不会再进入钢箱梁内作业了,“温度太高,人受不了,到了下午两三点里边能到达近70℃。”
上午9时,记者站在夏阁东纽带C匝道现浇梁的钢筋操作面上,小腿当即感触到了任意升腾的热气。
来自云南的李娜发正弯着腰绑扎钢筋,只见她双眼紧盯着钢筋交叉处,戴着厚手套的双手操作熟练——左手将细钢丝贴合钢筋交叉点,右手持扎钩靠拢钢丝两端,紧紧环绕。鼻尖的汗珠伴随着手中的动作往下落,一滴接着一滴,落到钢筋上瞬间蒸腾。
李娜发干钢筋工有五六年时刻了,“最难熬的是夏日,汗水是咸的,流到眼睛里会痛,只能不断地用袖口擦。”
常年在工地上劳动,40岁的李娜发肤色乌黑,“作业很辛苦,可是一想到家里的两个孩子就觉得美好,赚钱给他们读书嘛!”
在预制梁场钢筋加工区,焊接工李友权正焊接钢筋骨架。他手上的帆布手套已磨得发亮,每一次焊接暂停,他都要掀开面罩,喘口气。即使身穿装有微型电扇的“空调服”,挡不住豆大的汗珠顺着他的脸颊滚落。
不到11点,李子豪手机上的计步数据已挨近1万步。“每天两万步是常态。”他是安徽建工交航S18南京至合肥高速公路施工项目4标段预制梁场班组长,日常担任后场下料、前场钢筋绑扎、模板组装、混凝土浇筑的监督管理。从钢筋加工区到浇筑区短短50多米的间隔,他每天要往复数百次。
高温不只检测着工人的耐力,更查验着工程质量。安全总监吴寒晗介绍,面临高温气候,项目部及时作出调整了作业时刻,采纳做两端、歇中心形式,避开正午高温时段。还组织了巡查皮卡车络绎于各个作业面,车上装备盐汽水和防暑药品;食堂供给绿豆汤和西瓜;安全员专人监护要点区域……这些细致入微的保证办法,让工人们在盛暑中感触到丝丝清凉。每个焊点、每根钢筋都关系着路途质量。吴寒晗望着延伸的桥面说。
S18宁合高速公路合肥段是合肥都市圈环线南环线的东段,也是合肥到南京的一条快捷城际快速通道。建成后,将加强完善区域高速公路网络,加快完成合肥都市圈1小时通勤。
这个夏天,建设者们用汗水浇筑着城市开展的筋骨,用坚韧的毅力守护着工程的进展。向每一位高温下的劳动者,问候!
建设者们用汗水浇筑着城市开展的筋骨,用坚韧的毅力守护着工程的进展。向每一位高温下的劳动者,问候!